2017年7月31日

【末日之戰】

「the world war of z」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鑑於我對這部片的熱愛,決定要特別發篇文



這是去年的文章
【屍速列車(釜山行)】、【哭聲】(有雷)
在連續兩天看了兩部韓國電影之後
忍不住拿屍速列車跟末日之戰講了一些東西
沒想到七月初在電視看到末日之戰又忍不住看了一遍
還科普了一些歷史知識,決定來發文

2016/09/06

在惡靈古堡一堆根本一點都不可怕的殭屍片(其實我覺得惡靈古堡的殭屍已經不是殭屍了,早就變成在打怪了,偏偏我不喜歡線上遊戲打怪什麼的),末日之戰的殭屍在當時算是開了我的眼界,在充滿英雄主義的電影裡面,讓主角擁有快狠準跟幸運,真的對殭屍很不公平耶XD  所以同樣地,也給了殭屍傳染快跑得快咬得狠撲得準等簡直開外掛的設定,這點真的非常GJ! 但末日之戰就只是爽片嗎? 也看到有人抱持不喜歡的態度,因為充滿西方的英雄主義還有濃濃的軍事色彩。但我要認真幫小布扳回一下,其實末日之戰還是有人性的,以我每次看到電視台重播必定停下來看完的喜愛程度,前前後後真的看了快十次了吧,末日之戰也有人性,只是是跟我們亞洲文化結構下呈現的人性不一樣罷了。

亞洲文化對於親情的緊密連結其實滿病態的,所以在屍速裡面會看到很明顯的著墨在親情愛情友情,但難道西方社會就沒有這些嗎? 還是有,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而已。小布因設定是有專業背景的角色,為了家人平安犧牲自己,其後的鏡頭便帶到濃厚的軍事色彩,看似在西方社會下,大家的理性多於感性,你說這樣的思維是不是太過冷血呢?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理性看待,重點在於「解決問題」而換取後代的平安未來,這又何嘗不是建立在感性之上的理性呢? 這樣還算是冷血或單純的英雄主義嗎?

越看越多次,就越能細細體會劇中的細節,小布在某些橋段的演技讓我很滿意也很喜歡,給觀眾不同的領悟,另外在很多小細節也讓人對於角色性格有很深的印象,譬如:

  • 在超市找女兒的氣喘藥時,有名像小混混穿帽T的年輕人拿槍指著小布,但發現是在找藥給女兒時,他心軟了下來,在可能自己的女兒也死掉的混亂時刻還是選擇幫助他人,想到這就不禁悲從中來
  • 小布一家人躲進大樓裡,小女兒突然對著一扇門大喊Let me in,小布與門邊的那家人對望的幾秒,就是人性,在建立信任、請求、選擇給予的人性
  • 聽到UN副秘書長提到總統死了,小布吃驚的眼神透露出事態的嚴重性
  • 船艦上的將軍對著小布說,請你看看周遭的大家,每個人在這裡都有自己的職責,大家將悲傷放在一邊努力制止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應該要來做點什麼,這時鏡頭有帶到一些軍人的無奈與傷悲
  • 在船上,小布的妻子跟女兒時不時地聽著軍人們的酸言酸語,這不也是人性? 就算是軍人,也是人,也會說出這樣的話
  • 小布帶著病毒學博士去找源頭時,我對這年輕博士有很差的印象,因為他展現出的自大驕傲,沒有在大自然面前應有的謙虛,讓我感到很不舒服,隨後而來的意外,自己摔倒扣到板機射死自己,不也是一種因果報應說嗎?
  • 小布來到韓國軍事基地,裏頭有一群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的菁英部隊,每個人因失去與外界的聯繫,雖然強悍卻心繫著遠在家鄉的一切,每個人輪流問著小布我的家鄉還好嗎? 
  • 在韓國的菁英部隊的上尉,被咬到的時候,小布超後悔,如果我老婆沒打來,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但也印證到一開始上尉說的Shits always happened
  • 小布跟飛機駕駛上機後,飛機油管還沒拔除,身後的那名探員當下既然能自告奮勇地說「去以色列最好能找到解決方法」,說完轉頭就去拔油管,天啊,他真的是超級無敵偉大的啊(痛哭)
  • 到了以色列,小布來到官員的辦公室,他一直盯著官員泡飲料的舉動,顯示出他對人的不信任,但最後跟這位官員請教之後,他從原先的警惕轉變成敬佩,他知道眼前的人是好人可以信任的
  • 在以色列不小心被殭屍塔給攻入後,一支以色列軍隊護衛著小布要去機場,無奈殭屍太勇猛,他們被逼得快無處可逃,軍隊裡的女軍人被砍斷手後,小布不是留下傷者,而是加入一起作戰
  • 好不容易逃到機場找到一架要起飛的飛機時,小布扶著女軍人上飛機,本以為剩下的其他軍人也會要一起上來,結果大家都選擇留下,繼續奮鬥,看著這些細節,就覺得越來越感傷
  • 最後到了WHO研究中心,小布因為昏迷讓家人被送到難民營悲傷憤怒地對著身旁的主管發脾氣,而主管則是心平氣和地說出自己妻子小孩遭遇不幸的消息,要小布冷靜,現在已不是崩潰憤怒就得以解決問題
  • 主管女軍人小布決定要去B棟拿病毒時,其他人提供武器,對著他們說槍很大聲不是一個很好的武器,小布本想放棄,身旁的女軍人二話不說就把槍拿走,顯現出果決強悍的軍人性格
  • 三人要出發前,研究中心的女科學家問著主管,你確定你真的要去嗎? 萬一怎麼樣的話呢? 主管回了一句: 所以我沒有叫你去啊! 瞬間讓我覺得這主管好棒!
最後就是主角的各種威能。

即使上述提到的情節畫面可能只有短短幾秒的微不足道,但越看越多次,我越能體會到人性與情感,每次看都可以有不同的發現跟領悟,也讓我深深為末日之戰著迷,更覺得在製片困難的重重下,還能端出這樣的菜出來,也是一件令人相當欽佩的事。我個人還是私心地喜歡末日之戰多於屍速列車,滿滿的亞洲文化陋習和人性,我還沒有足夠的身心靈可以全部承擔啊。


2017/07/02  (原噗)
又看了一次末日之戰,至少看十次了,這次才開始查一些裡面的資料,主角在以色列會面高官的時候,高官跟主角解釋1972年以色列不敢相信他們在奧運會上被屠殺,隨後發展出了the tenth man的理論,也就是當前面有九個人都同意某一消息來源或論點時,第十人有義務反對或推翻,原來這些都是有歷史根據的...

1972年慕尼黑慘案-維基
當時以色列奧運代表團全數被挾持,並且全數被殺害,沒人生還,五名恐怖份子死亡,一名德國警察也被波及,三名恐怖份子逃脫成功。

隔年1973年,爆發Yom Kippur War(贖罪日戰爭)
贖罪日戰爭-維基

參戰方長這樣



軍力長這樣



結果死亡損傷長這樣


一開始以色列也是不願相信埃及跟敘利亞會對他們開戰,一直到突襲開戰前,約旦國王都特地飛去以色列跟總理說了,他們還是不相信,說前面的情報都顯示不會有開打跟突襲,那都是演習而已,等真的被突襲了,以色列便處於慘烈狀況。當時的總理果爾達·梅爾應該就是因為太相信前面的情報,所以失去先發制人的機會,雖然她被以色列社會強烈抨擊,但也可能因為這樣,美軍後來願意軍援以色列,讓以色列有足夠的強大軍火能反擊

果爾達梅爾是以色列的第四任總理,也是以色列首位女總理,世界上第三位女性總理。在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普遍被稱為鐵娘子前,果爾達·梅爾被外界認為是一位以色列的「鐵娘子」。果尔达·梅厄-維基

網路上也有不少人在詢問末日之戰裡面以色列的第十人理論,詳見:

然後真的好喜歡好喜歡末日之戰的主題曲,一聽就忘不了的那種獨特旋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所發表的意見要透過版主才能顯現出來,請不要擔心自己所留的意見消失不見。我一定會回覆每一個留言,但有時留言太多,如果我有遺漏,請跟我說,所以,請記得回來看看喔!(揮手) 謝謝您的合作!(鞠躬)